乐文小说网 > 穿越之偷天换日 > 第46章 下放地方

第46章 下放地方


可怜老头儿哪里知道自己的奏章之前被调包过,这一捡一翻老头儿也不禁傻了眼,这荒谬、荒谬、太荒谬,不知何时自己辛辛苦苦耗尽无数心血写就的圣君治国十策,居然变成了万年王八晒太阳的歪诗邪画……。

  原来皇帝愤怒的不是自己的治国十策,而是,而是……。

  为官五十余载,历经三任皇帝,兢兢业业,想不到竟然在这种小事上阴沟里翻船。

  帝王九五至尊,朝廷大朝,文武群臣各奏治国之策,文武大臣全都看在眼里。一向以朝之魏征自勉的三朝老臣,上奏的竟是一幅万年王八晒太阳的歪诗邪画???!!!

  这让人情何以堪,这要遭受世人多少唾骂,如何对得起逝去的先皇先帝们?

  老头儿一向刚正不阿,君君臣臣方方正正的思想早已融入了骨子里。

  经此荒唐一事,这位刚如坚铁的吏部右侍郎当日在朝堂上颤抖不已,一下子跌坐在大殿上,徽宗皇帝虽然宽宏大量没有治他的罪,不过还没过第二日午后的太阳,这位三朝老臣在家中便因病突然去世了。

  如同他自己在朝堂上发的毒誓一样,生不过第二日午后的太阳。

  这位国之魏征一夜西去,他的家人说老侍郎是因为急犯心病,加之平日里操劳过度,所以走的恁急了些。

  然而据知情人士了解,实际上是这位老侍郎因为在朝堂上之事羞愤难当,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含辛茹苦写就的治国十策是怎么就变成了万年王八晒太阳的歪诗邪画。

  那一日回到府中,他羞愤之心难平,一口气没上来,忽地咳漱出大口血来,猛然间跌倒在地上,至此这位老大臣再也站不起来。

  家人将他抬在床上,还没扛过一个时辰,这位三朝老臣在含恨中去世。吏部尚书李芳是朝堂上出了名的李铁头,他虽不是三朝老臣,但多年经营吏部,门生势力可谓是遍布朝野。

  他与自己的这位比他大了八岁的老部下是莫逆之交,又是儿女亲家,自己这位亲家向来刚正不阿,行事板板正正一丝不苟,绝对的正直老臣,大朝上上奏章怎么会上歪诗邪画?这简直荒谬得不可理喻,明显是有人在奏章上做了动作。

  本着为自己这位老友加之儿女亲家洗雪沉冤,这位李铁头将近日吏部的事情仔仔细细的捋了一遍,最后终于把事情的差错锁在了新来的富家公子哥皇帝小舅子张将成身上。

  事出有因,事情的原因既然找到了,那么冤有头债有主,该报仇就得报仇。毁人清誉,断人名节,此比杀人性命还要严重,此仇不报非丈夫!

  这位李铁头发誓誓要为老友报仇。但转念一想,这位小不丁点的富家公子哥,若是换作寻常的富家官宦人家,那掐死他简直比掐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可是这人却是皇帝的小舅子,这位张贵妃正是皇帝当前最宠信说的妃子,虽说自己经营吏部多年,也足以组织人手,在皇帝面前大大的告上一状,要皇帝彻底将这位小舅子法办了。

  以当今皇帝的性格,碍于面子,也许会法办这位小舅子。可是哪位女子会忍心自己的弟弟受人欺负,况且这位张贵妃是出了名的护及娘家之人,到时候在皇帝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在皇帝耳边吹枕头风,奚落皇帝连自己的亲戚都保不住,皇帝难免不会生出什么想法。

  总之捋龙鳞这事儿能少办就尽量少办,就算要办也要有些心计的办,否则会注定没有好下场,自己这位老友加亲家便是最好的例证。

  捋龙鳞,即便是自己捋赢了,一时风光无限,被众群臣称赞,什么忠臣铮臣有气节之臣,可是一旦在皇帝心中留下了隔阂,从长远来看,终究不是什么好事的。除非是想在众臣中搏得一个名节,死后好青史留名,否则就不要去捋龙鳞。

  一念至此,这位打算走迂回路线的吏部尚书略一盘整,忽然想出一条计策来。自己尚不能随便出面报此仇,不过有一个人却是能出面说服皇帝,谅那张贵妃无可奈何。

  这个人不是太子,却比太子还要在皇帝面前受宠。

  这个人便是皇三子郓王赵楷。

  郓王赵楷生而聪慧,能文能武,琴棋书画皆无不精,皇子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也是才情和长相上最酷似皇帝本人的一个。

  重和元年,他曾易容换面冒名参加朝廷科考,一路披荆斩棘,直至殿试,文章非凡,被主考官们一致推选为今科状元。

  众臣将文章拿与徽宗皇帝,徽宗皇帝一时也大为赞赏,徽宗皇帝也要将此人钦点为状元,便召其面圣。

  瞒不住的赵楷只好上殿,这时皇帝与臣子们才发现,原来这位即将成为钦点状元的才子竟然是皇三子,徽宗皇帝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将皇三子降为了榜眼,原来的榜眼王昂则幸运地成为了状元。

  此事当年曾轰动整个汴京城,事隔多年仍被传为佳话。

  由郓王赵楷出面,然后再组织一批谏官雪片式上奏,任你张贵妃再受宠也不得干政,扳倒你张家人岂不是如踩死一只蚂蚁般容易。

  这位借刀杀人的李尚书拟定好计策后,说干就干。他鼓动自己的儿子趁与郓王聚宴之时,将老侍郎一夜暴毙的缘由说与郓王细听。

  这位老侍郎说起来还是郓王小时候的恩师,老师被人污名含恨归西,岂有不替恩师报仇之理?

  郓王知晓老师非是突发心病而去,而是被人恶意调侃,心中一口冤屈之气难平,这才含冤归西,死不瞑目。

  郓王派人将此事知会底下的谏官御使们,这一下雪片般鸣不平的奏章向皇帝飞去。

  可怜这位皇帝的小舅子平时威风八面,这一次终于尝到了苦果。他原本被打入天牢即将被判为死刑,但张家人也不是吃素的,左右上下活动打点,最终由死刑改判为了发配边疆。

  在边疆成为劳改犯待了整整一年,好在这小子头脑灵活,家中人又不停的上下打点,小子在牢里不停地立功减刑,最后竟然由劳改犯变成了管理监狱劳改犯的小队长。

  老父想着自己堂堂的皇帝老丈人,怎么着也是皇亲国戚封公候的人物,自己的儿子居然是位监狱的小队长,这听着真是有辱家门之风,不知有多丢人。

  于是老父又派人不停地上下打点,小子又因祸得福,摇身一变,最终成了这哀老关的守关将。当个守关小将,说出去总比当个监狱的小队长好。

  ……………………………………………………………………………………


  (https://www.lewenwuxs.com/4003/4003807/1111092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