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 > 第334章 蒸汽大明!

第334章 蒸汽大明!


听到石妙柔的话,大殿之中的所有人皆是神色一愣,同时露出了愤慨之色。

    “先生这是真的吗?!”

    “没想到我们之中竟然有如此可恶之人!”

    “究竟是谁?”

    “……”

    ……

    石妙柔目光看向大殿之中,所有人神态不一,但是都有愤慨之色,似乎并不是自己一般。

    但是,石妙柔并没有他们的反应而有任何的表情变化,就在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之后,石妙柔才缓缓开口道:

    “户部尚书,对于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随着石妙柔的询问,在场的所有人的目光皆不由自主地投到了大殿百官前方的一个中年男子身上。

    与此同时,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难以置信之色,毕竟在他们所有人看来,户部尚书在朝中为人非常正派,并且以刚正不阿、清廉为公的形象被所有人所敬重。

    但是此时此刻,石妙柔竟然公开点名了对方,看来最近一段时间的粮仓走水案和户部尚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这才是让他们震惊的地方。而石妙柔能够直接当场点名户部尚书,显然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

    “先生此话何意?”

    然而,户部尚书依旧一脸的疑惑,似乎很不理解石妙柔为何如此说。毕竟此时此刻几乎已经将话说明白了,再隐藏下去也没有意思了。

    可是看到户部尚书依旧如此,大殿之中的众人脸上不禁有着犹豫,同时还怀疑是不是石妙柔猜错了,怀疑错了对象,冤枉了户部尚书。

    然而,看到户部尚书依旧装蒜的面容,还一脸无辜,石妙柔也不得不感叹他的演技如此好。

    于是石妙柔不得不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户部尚书,你担任此职位应当也有不少的俸禄吧?”

    石妙柔再次问道。不过并没有等到对方回答,而是自问自答地说道:

    “在我恢复前朝中央制度的时候,也就想到了这一点,毕竟诸位在从前来说,都是朝廷重臣、肱骨之臣,自然不能向基层同康会管理者那般对待,所以,我给了你们很高的俸禄!”

    石妙柔目光移动,她也已经从丹陛之上缓缓走下,来到了大殿之中,同大殿之中的所有人站在了一起。

    她身姿挺拔,虽然只是一位女子,但是身高却已经超过了普通的男子,并且身上似乎还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让人一看便忍不住移开目光。

    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她所吸引。

    这和石妙柔美丽的容貌没有任何关系。

    她看向一旁的一名官员,然后问道:“如今在城中,购买一石米需要多少银子?”

    被石妙柔询问的官员连忙出列,然后回答道:“回先生,购买一石米,需要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

    石妙柔重复了一句,然后才说道:“而如今我们每月的俸禄,最低的好像就有五十两银子了吧?”

    “而五十两银子,又能购买多少米呢?”

    在建立大明之初,石妙柔就已经想过未来朝堂之上的官员有可能也会有贪官污吏,毕竟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也就想到了高薪养廉的政策。

    但是让石妙柔没有想到的是,还没过多长时间,竟然这么快就出现了贪官,并且还是户部尚书这样的重要官员!

    毕竟,同康会是从元人的压迫和剥削下建立起来的,从同康会基层走出来的人都曾经历过苦难,按理说更应该痛恨曾经的达官显贵的压迫。

    只是让石妙柔没有想到的是,朝堂之中的一些人竟然腐朽的如此之快。

    “所以,我对诸位已经很容忍了,也给了诸位很多的福利……”

    石妙柔看着众人,一些人在石妙柔锐利的目光下,不由自主的地下了头,不敢同石妙柔对视。

    但是也有很多人,依旧昂首挺胸,同前方的石妙柔对视着,似乎心中坦坦荡荡。

    “还不承认吗?”

    石妙柔突然看向户部尚书,然而户部尚书依旧面无表情,静静的站着,似乎笃定石妙柔没有自己犯罪的证据。

    但是,石妙柔却微微摇头,“本来想要给你一个体面的……”

    石妙柔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登上了丹陛,然后转身看向下方的所有人。

    随即,却见大殿旁边走上来了一名官员,随即将一个文书递给了石妙柔。

    “这里面详细描述了户部尚书盗取同康会粮仓粮全部经过,并且还有涉及的所有人!”

    石妙柔看向所有人,道:

    “这其中,不仅仅还有我们的户部尚书,其中还有其他人!”

    “若是有人主动承认罪责的话,将会从轻发落,当然,如果依旧执迷不悟,将会从重处理!”

    “……”

    ……

    随着石妙柔将具体的犯罪罪行拿出,户部尚书终于坚持不住了,然后主动将自己的罪行一一道出。

    大殿之中的一些人顿时难以置信的看着户部尚书,不敢相信户部尚书竟然真的做了违法之事。

    就在户部尚书交代自己的罪责之时,同时也供出了许多从犯,其中,有许多是石妙柔已经调查出来的,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被石妙柔调查到。

    ……

    “听说了,朝堂之中的户部尚书被抓了!”

    “怎么可能?!他可是户部尚书,在前朝,那都是正二品官员!”

    “呵!如今的大明哪里还有正二品官员之说,更没有什么特权!”

    北平国都之中,皇宫之中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城内,毕竟,石妙柔也没有刻意隐瞒。

    “户部尚书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儿?”

    “好像和粮仓走水之事有关……”

    “肯定和走水无关,粮仓什么时候不失火,偏偏需要开仓赈灾之时就走水了,你说其中没有猫腻,我是不相信的!”

    “而且,因为户部尚书被牵连之人,多达数百人!”

    “数百人?太少了!你要知道,在地方还有很多人要被公审……”

    “……”

    朝堂之中发生的事情成了城中百姓口中的谈资,更多的百姓是拍手称赞,都认为石妙柔处理的很好,就应该不能容忍任何贪官污吏。

    而此次贪官处理之事,也成了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贪腐大案,牵连人数之众,波及范围之广。

    而石妙柔处理贪官污吏之时,也同时处理了相应监督者,毕竟,监督者负责监管同康会政事管理者,然而此次贪腐大案,监督者起到的作用几乎没有,说监督者没有问题,那也不可能。

    ……

    时间流逝,时移世易

    公元1430年,神明44年。

    石妙柔也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但是在容貌上,却没有任何的改变,看起来仍然犹如年龄女子。

    然而,在大明朝堂之上,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其中,石妙柔熟悉的人:朱元璋、马氏等人也都已经逝世,而他们的后人却也崭露头角。

    比如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担任大明成长,四子朱棣担任了大明同康军陆军大将军!

    而在这二十年的发展中,大明也呈现了盛世之像,百姓安居乐业,商贾阜盛,国库充盈。

    大明逐渐恢复了天朝上国的强盛形象。

    与此同时,大明极力发展各种格物之学,在大明先生石妙柔的指导之下,以前朝易安居士李清照编纂的《易安大典》中的内容为引,发展各种格物之学。

    ……

    “大明火器制造衙门将《易安大典》中所构想的蒸汽机制造了出来!”

    皇宫一处宫阁之中,石妙柔看着手中的文书,突然有些高兴的对一旁的白止说道。

    “蒸汽机……”

    听到这里,白止也是一愣。同时心中也是有些高兴。

    此时的大明就已经将蒸汽机研究了出来,那未来的一切注定发生改变,这才是让白止真正高兴的地方。

    “根据《易安大典》的记载,这蒸汽机的概念其实在大汉之时就已经有了,最初是先贤看到煮水的陶罐沸腾,到了盛唐之时,前人对煮沸陶罐进行初次研究,可惜失败了!”

    石妙柔不禁感叹着,建立大明之后,她熟读史书,对于蒸汽机的发展也了然于胸,“而到了宋朝,虽然无人研究,但是易安居士却将此概念记载在了《易安大典》之中,能够给后人提供一定思路……”

    “……”

    石妙柔又低头看向手中的文书,却见文书之上也详细描述了蒸汽机的作用。

    “以蒸汽机联动其他工具,可以替代人力,增大效率……”

    “有了这蒸汽机,大明将会迎来发展大爆发……”

    石妙柔抬头,看向一旁的白止,激动的道:“神鸟你曾经描述的国度,将会成为大明的未来!”

    白止也微微点头,蒸汽机的大明也不是突然出现的,自然是白止给石妙柔提供了一些联系,然后石妙柔特地安排大明的工匠去研发,而在近日,蒸汽机正式研发成功。

    当时,白止为了鼓励石妙柔研究蒸汽机,白止也给石妙柔描述了蒸汽机出来的场景,比如不需要人力、畜力的马车,在大海之中不需要帆船的舰船、运送巨石也不需要人……

    这样的未来的诱惑,石妙柔自然无法阻挡。

    ……

    蒸汽机的出现,无声无息,但是却又如此的不平凡。而这一天,也注定会被记载在史书之中,被后世之人歌颂。

    但是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大明快速将蒸汽机建造出来,并且运用在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也不忘继续研发新的蒸汽机。

    而大明国都北平城中的百姓,是最先看到蒸汽机的。他们一天震惊的发现,在城中城墙处,突然出现了一个狰狞的铁疙瘩。这个铁疙瘩还不停地持着黑色的石块,同时喷出很热的烟雾,但是却能带动铰链,将巨大的石条抬起来,帮助工匠修缮城墙!

    除此之外,蒸汽机还被用来还要国都城内,因为蒸汽机的缘故,修缮一条街道从之前的一月、半年提升到了七天、十天的时间!

    而这,只是一个方面,蒸汽机缓缓地进入了大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改变着大明人的生活。

    在最初,大明百姓还会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而感到震惊,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开始认为蒸汽机的存在是合理的。

    “大明的发展是如此的不易……”

    皇宫之中,站在宫中高大的楼阁之上,石妙柔能够看到北平城内有许多地方竖立着好好的烟囱,同时,滚滚浓烟也从烟囱之中冒出,升腾进入湛蓝的天空之中。

    一旁,白止也看着这一幕,湛蓝色的翎羽在夕阳下闪烁着神光,同远空之中的夕阳相映生辉。

    他自然知道石妙柔说的是什么,大明发展的不易是在政治上。

    如果没有石妙柔坐镇的话,恐怕大明已经是贪官污吏横行,亦或是被人复辟皇权,重新又有了皇帝。

    或许,这也是石妙柔让白止赐予她长生的缘故。

    石妙柔的目光移动,看向城内的建筑,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城内的许多建筑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的高大。

    而石妙柔自然我看到了这一点,不禁感叹道:“水泥的出现倒是方便了城中房舍的修建,再加上没有皇权的压制,房屋是建的越来越高。”

    白止抬头看去,房舍高耸,水泥的粗犷带着华夏文明特有的细腻,却有一种粗犷与温柔的结合之美。

    翘角飞檐之中,多有时代带来的改变。

    ……

    蒸汽机的出现大大提升了效率,而一些商贾也最先拥有蒸汽机的使用权,他们依靠蒸汽机,再次发展壮大,逐渐有了资本,甚至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而去。

    对于这种现象,石妙柔自然也看在眼中,她当即做出调整,限制商贾的发展,征收商水,并且,像矿产、钢铁、煤炭等等方面,全部由大明控制,不能被商贾个人掌控。

    而掌控这些产业的大明国库更加富有,于是大明开始大规模建造整个天下的公共设施。

    比如,在天下各地修建水泥路,然后通向大明国都北平城,条条大路通北平!

    同时,改善偏远地区百姓的居住条件,铺路修桥,大明所做的一切,让百姓们更加对大明有了认同之心。

    (本章完)


  (https://www.lewenwuxs.com/3974/3974206/1111076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